组建时间 / 地点:1981年 / 墨尔本,澳大利亚
Dead Can Dance是英国独立唱片公司4AD旗下最具影响力的乐队之一,其核心成员是 男中音, Brendan Perry(男主音,吉他手,多样器乐演奏家)女低音莉萨·杰勒德(女主音,扬琴手,多样器乐演奏家)。
该乐队于1981年在澳洲成立,并于1983年与4AD签下合约,翌年推出乐队的处女作——同名专辑“Dead Can Dance”。这张专辑收录了乐队在成立后的3年间创作的歌曲,带有明显的朋克影响。同年年底,乐队又发表了名为“Garden of the Arcane Delights”的迷你专辑(EP)。乐队的第二张专辑,“Spleen and Ideal”于1985年推出,这张专辑标志着乐队初步探索出其日后的主要风格,即将欧洲民俗音乐——特别是带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色彩的——与氛围流行乐(Ambient Pop)结合,营造出一种迷离的宗教气氛与富于异国情调的旋律。“Within the Realm of a Dying Sun”,乐队的第三张专辑,于1986年出版。而第四张专辑,“The Serpent’s Egg”,则于1988年面世,与上一张作品的肃穆的哥特风格相比,这张专辑受拜占庭宗教音乐的影响,旋律庄严而缓慢。同年,乐队还为电影“El Nio de La Luna”(由Agustin Villarongas导演)配乐,而且这部电影令Lisa Gerrard初登大荧幕。

“Aion”,第五张专辑,于1990年出版,这张专辑显示出乐队对中近东音乐元素的注意与兴趣。同年,乐队进行了一次美国巡回演出,获得好评。为了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乐队于1991年发表精选专辑“A Passage in Time”,这是乐队第一张进入美国市场的作品。
1993年初,乐队为纪录片“Baraka (纪录片)”配乐,并在同年秋天发表新专辑“Into the Labyrinth”,这张专辑在欧美两地都获得巨大的成功。紧接着,乐队在欧美举行了另一次巡回演出,并在翌年推出记录了这次巡回演出的现场唱片“Toward the Within”.
1995年,Lisa Gerrard发表其个人专辑“The Mirror Pool”,引起外界猜测乐队是否要解散。1996年夏,乐队推出最后一张作品,“Spiritchaser”,这张专辑有明显的部落音乐色彩。乐队在随后举办了一次全球巡回演出,然后于1998年宣布解散。
2005年,4AD公开宣布Dead Can Dance重组,。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关注。毕竟,二十多年过去后,“DCD风格”已经为欧美众多darkwave、gothic追随者发展到一个无可超越的顶峰阶段,特别是欧洲一众neo-classical、medieval、apocalyptic、neo-folk的出现,宣告了Dead Can Dance已经成为一个过去。

大事记
1984年底4AD计画发行This Mortal Coil第一张合辑,D.C.D.有两首作品入选,分别是”Dream Made Flesh”和”Waves Become Wings”,紧接著他们以个人名义推出的另两首新曲”It’ll End In Tears”和”Garden Of The Delights”也迅速的问市,其中在单曲内页里发表了Brendan Perry的绘画作品,是D.C.D.多面向才华的一次成功表现。
1985年D.C.D.第二张大碟”Spleen And Ideal”出版,在英国独立排行榜上一路攀升到第2名,86年年初,因为广大乐迷的催促,D.C.D.排出量少质精的演唱会场次,与听众直接沟通,同年并藉 4AD合辑”Lonely Is An Eyesore”发表两首新作”Frontier”和”TheProtagonist”。
在1987年发表第3张专辑”The Realm Of A Dying”後,D.C.D.搬入英国政府配给的国宅中,过著近乎是城市隐士的生活,为下一张专辑”The Steppents Egg” 撰写词曲,并运用自己的录音器材录制完成整张专辑,期间几乎没有和外界有任何往来,使乐迷对他们的神秘更为敬畏。就当全世界都以为D.C.D.已经决心脱离尘世时,他们却又走出来和大众媒体见面,不但为西班牙名导Augustin Villaronga的坎城开幕片”Moon Child”做配乐,女主唱Lisa Gerrard还在电影中称职的出饰一角,使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90年代起,D.C.D.这个有10年历史的老牌乐团活动更加频繁,第5张专辑”Aion”,真诚表达出D.C.D.一向根本溯源的立场,作品里透露了自中古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和美学观念的影响。肇始於89年和电影媒体愉快的合作经验,91年Lisa更积极的拓宽艺术领域,她承诺为Temeno制作的名剧「伊底帕斯王」谱写配乐,并且参与多次艺术季活动,得到英国剧评们的认同。
1992年,美国唱片界纷纷向D.C.D.招手,於是4AD整理出所有录音作品中的精华,加入两支口味清淡的新曲”Bird”和”Spirit”,在新大陆发行了题名为”A Passage InTime”的精选辑,向美国对D.C.D.乐风不熟悉的听者投石问路,吸引了大批包容力较强的消费者,其中包括许多学术、文化界的人士,也为D.C.D.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合作关系,例如美国制片Mark Magidson和导演Ron Frilke在开拍新片”Baraka”时就选上D.C.D.的旧作”The Steppents Egg”做主题曲,另外法国音 乐家Hector Zazou制作纪念魔鬼诗人韩波逝世一百周年的概念专辑时,也慕名邀请D.C.D.撰写两首作品,在这张经典专辑里跨刀的艺人还有John Cale,David Sylvian,Bill Laswell和坂本龙一等人。
1993年,D.C.D.最畅销的专辑”Into The Labyrith”出世,这是他们在4AD旗下发行的第6张专辑,录音和制作的过程全都是在Brendan隐居的爱尔兰修道院里完成。Lisa则在工作告一段落後,回到澳洲维多莉亚山中的老家和父母团圆,这张大碟就在两位主角缺席,几乎完全不做宣传的情形下,神奇的卖出了50万张。同年9月至11月间D.C.D.展开第一次世界性的巡回演唱,和许多优秀乐手一起在舞台上不断探索自己作品的可能性。
1994年,D.C.D.在加州一间历史悠久的剧院举行多场演出,同时在现场收音,拍摄影片和专辑”Toward The Within”,导演工作由旧识 Mark Magidson 担任,影片还没拍完就已受邀到加拿大蒙特娄影展做首映,同名专辑中发表的新作,仍然保留了一贯的乐风,塞尔特民歌,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的诗歌吟唱和来自中东、北非的音乐素材,让”Toward The Within”非常的「世界音乐」,至於专辑中收录的旧作现场演绎版本,呈现了不俗的新鲜感。隔年Lisa Gerrard推出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Mirror Pool”,与澳洲维多利亚交响乐团共同合作将中古世纪的诗歌与古乐融入现代的编曲中,是一张音乐史上少有的发烧钜作,不过在此同时,D.C.D.解散的传说顿时也成为乐坛注目的焦点。
1995年,Lisa Gerrard发表其个人专辑“The Mirror Pool”,引起外界猜测乐队是否要解散。1996年夏,乐队推出最后一张作品,“Spiritchaser”,这张专辑有明显的部落音乐色彩。乐队在随后举办了一次全球巡回演出,然后于1998年宣布解散。
2005年,4AD公开宣布Dead Can Dance重组,。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关注。毕竟,二十多年过去后,“DCD风格”已经为欧美众多darkwave、gothic追随者发展到一个无可超越的顶峰阶段,特别是欧洲一众neo-classical、medieval、apocalyptic、neo-folk的出现,宣告了Dead Can Dance已经成为一个过去。
其实D.C.D.的新片发行计画一直都列於4AD的发行时间表中,只是从专辑”Into The Labyrith”开始,Lisa和Brendan两人在创作和演出上已经形成个自的风格,加上”Mirror Pool”的发行,自然造成外界对于两人关系的疑忌,不过在96 年的新作”Spiritchaser”发行後,谣言不攻自破,两人以近乎心灵相通的方式,将概念集中於南美洲的古音乐文化,诠释出D.C.D.另一种不为人熟悉的音乐领域,从古印地安诗歌的吟唱到秘鲁、智利、阿根廷的原始打击乐,从古乐器的使用到电脑sampling,全在爱尔兰的修道院里完成,内涵上它可视为”Into The Labyrith” 的延伸,变的是两人相互吟唱对方的创作,不管是或合或离,呈现出听觉的最高美感。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VIP下载,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