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简·坎皮恩编剧并执导的第三部电影,它是一部情节感人,充满激情的经典作品。
《钢琴课》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描述了一位有语障的少妇在刚刚被殖民的新西兰荒旷野所表现出的叛逆精神。埃达·麦格拉思(霍利·亨特饰)不能说话,她的小女儿叫弗拉格(安娜·派奎因饰),性格好强。迫于无耐,麦格拉思带着她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粗俗的移民,这家伙以抢夺土地为业,名字叫斯图尔特(萨姆·尼尔饰)。由于斯图尔特不让麦格拉思把她心爱的钢琴带回到新家,麦格拉思一开始就对斯图尔特没有丝毫好感。后来,斯图尔特与他的工头乔治·贝尼斯(哈维·凯特尔饰)做了一个交易。贝尼斯把钢琴退还给斯图尔特,而斯图尔特则答应让他的妻子给贝尼斯上几次钢琴课。事实上,贝尼斯对麦格拉思青睐已久,后来,钢琴课实际上也就成了他与麦格拉思偷情的好机会。仇恨与欲望不断侵袭着故事中的三个角色,残忍渐渐开始吞食这块小小的欧洲殖民地。
导演坎皮恩让整部电影都充满着一种忧郁但富有诗意的情绪,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在强烈地掩饰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埃达埋藏着本能的情欲,贝尼斯深藏着内心的温柔,而斯图尔特则强压着愤怒与暴力。
这部电影犹如一部旷野中的希腊悲剧,剧中毛利人合唱的那希腊式的歌谣,与那个时代新西兰荒芜的生存环境交相辉映,使这部悲剧显得非常地和谐。的确在这部片子中,毛利人的歌谣与荒芜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刻画人物的特别要素。坎皮恩对这部影片可谓悉心执导,她把动作精细到演员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演员透过木栏的一瞥,对着窗帘的扫视,或者从指缝间的一瞄,都相当地考究。坎皮恩通过对眼神及肢体语言的刻画,充分展示了霍利·亨特那含蓄而富有暗示性的表演才能,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思想深度。霍利·亨特也因此而享有现代莉莲·吉什的美誉,并与安娜·派奎因一起荣获奥斯卡奖。而坎皮恩则荣获得了奥斯卡编剧奖。坎皮恩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在现代的电影院里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一段动人故事。
精于细微实验乐风的英国音乐家Michael Nyman(迈克·尼曼)为影片配乐,在钢琴把两个相爱的人联系在一起,美妙的音符成为沟通两个人思想感情的媒介,钢琴做为影片唯一的主角时,Nyman就必须揣摩哑巴女主角与钢琴合而为一的情感表达,他指尖下碰触的琴键一点一滴溢出女主角内心流动的情感,急促时的激情愤怒,潺潺流动时那种悠然于天地间的潇洒恣情,钢琴乐曲完成后再加上弥漫着哀怨寂寥的欧式华丽风雅弦乐,犹如命运一般,无时无刻不在象征女主角的钢琴“声”边翩翩然的纠结缠绕,构成女主角/内心的情感/钢琴三个个体因孤独而相依的情怀。Nyman以素描心情画的风貌,取代戏剧性为传统的电影音乐手法,经由钢琴与弦乐所演绎的多样心情路径,与钢琴师的心灵邂逅。
专辑曲目:
01.To the Edge of the Earth
02.Big My Secret
03.A Wild and Distant Shore
04.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05.Here to There
06.The Promise
07.A Bed of Ferns
08.The Fling
09.The Scent of Love
10.Deep into the Forest
11.The Mood that Passes through You
12.Lost and Found
13.The Embrace
14.Little Impulse
15.The Sacrifice
16.I Clipped your Wing
17.The Wounded
18.All Imperfect Things
19.Dreams of a Journey
20.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 The Promise (Edit)
钢琴,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