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九五○年后期开始,有些音乐家也逐渐地对于成串的和絃与密集的和声节奏感到疲乏,并非做不到,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空间,让即兴平台的限制少一点,可以发挥的尺度大一点。

当代爵士乐的领航者Miles Davis,一直就是嗅觉敏锐的先锋,他对于新声响的追求,往往是不遗馀力的,他希望能「用智不用力」—与其用尽力气吹高吹快,不如想办法从和絃声响中找出闪闪发亮的声音。然而只有一个音改变,整体架构不变,对Miles而言可说是隔靴搔痒,所以大家就开始朝新的曲子创作上下手。

Miles所采取的方式,是让节奏组(Rhythm Section)维持摇摆律动及咆勃的互动模式,却将和声节奏(Harmonic Rhythm)拉长,用一个音阶或两个音阶来驰骋于为数极少的和絃上头,常见的调式,其实也是音阶的衍生而已。然而就如同「Kind Of Blue」中之《So What》一曲一样,创作是这样发想的,然而即兴仍是各凭本事,也就是乐手有更大的空间来达成他心目中想要的声音,而搭配的伙伴,也要打蛇随棍上才行。

很多人因为聆听的感觉,将相近时期、重迭乐手的酷派爵士(Cool Jazz)冠于这些作品之中,然而这却是以偏盖全的说法。调式爵士(Modal Jazz)指的,应是创作、即兴的手法,而酷派爵士(Cool Jazz)是指诠释出的风味及聆听者的感觉,前者是指内容成份,后者为感觉形容。

更何况,根据 Cool Jazz还比Modal Jazz手法出现稍早一点点,已经是一个被定义的专有名词了!当然,一切还是要以音乐家的内在与外在综观来探讨解析,无法管中窥豹。
曲目:
A1.Rubberband Of Life Featuring Ledisi Radio Edit.dsf
A2.Rubberband Of Life Featuring Ledisi.dsf
B1.Rubberband Of Life Intrumental.dsf
B2.Rubberband Of Life Original Version.dsf

资源下载此资源仅限VIP下载,请先